官方公众号
2023/8/28 20:04:590次
青岛交通职业学校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整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和《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实施学校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凝心聚力、狠抓落实,提高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办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
一、党建领航,强基固本
1.突出政治建设。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员队伍建设的中心放到加强教育管理、提高质量、发挥作用上来。持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提升政治理论学习效果。
2.深化主题教育。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效,持续“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提高学校社会满意度。引导党员干部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学校发展和安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学校师生和社会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学校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抓好教育教学主责主业,持续推进学校干部多听课、善评课、促好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营造良好生态。改革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方式,持之以恒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清廉校园建设,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判,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严格按要求选用教材,筑牢意识形态校园阵地。加强思政课建设,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要求和青岛市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全域推进机制,引导师生自觉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宪法法律,办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
4.优化教育生态,营造和谐育人环境。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创新师德教育形式,丰富师德教育内容,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认真做好第39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弘扬新时代职业教育风采。完善多方参与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精神荣誉、专业成长、岗位晋升、绩效工资和关心爱护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组织教师参加局教工运动会和健美操比赛,组织教职工体检。
二、深化“唤醒心灵”德育品牌建设,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
5.丰富“唤醒心灵”品牌内涵,探索德育工作新模式。落实《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实施方案》,健全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完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以“唤醒心灵”德育品牌为核心,深挖“一训三风”育人内涵,打造《唤醒心灵,成就七彩人生》德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落实《青岛市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力量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健全校、班两级家委会建设,继续开展家长学校“父母学堂”和“身边的成功教育”家长讲坛,常态化开展“三长”见面活动、家长驻校办公和“万名教师访万家”“优秀家长进课堂”等活动。推进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落实“五步教学法”家庭教育指导课,争创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校。继续编印《心桥》系列校报,宣传学校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
7.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全员育人导师团队。加强德育培训和教研,推动德育专职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立班主任业务档案,健全班主任聘任、培养、考核等制度,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继续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为边缘学生配备专门成长导师,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生涯规划等工作。健全学生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监督,规范“五项评比”检查。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引导,积极稳妥做好新团员发展工作。
8.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发挥仪式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丰富开学典礼、主题班会、主题升旗仪式等活动载体,开展“探寻红色印记”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演讲,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手抄报比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常态化开展学生国防教育,做好2023级新生军训工作,组织学生参加青岛市国防知识竞赛。
9.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文明修身活动,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动态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将行为习惯养成、人际交往、文明礼仪、美德教育等纳入德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规范请销假流程,完善教育惩戒制度,加强德育学分管理,落实底线管理。加强宿舍管理,明确宿舍管理员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继续实行宿舍全员值班制度;加强宿舍学生干部队伍和心理委员队伍建设,使其成为宿舍管理员的重要助手;每月评选“文明宿舍”,组织开展特色宿舍活动,丰富住宿生的课余生活。
10.加强健康生命教育。加强传染病的预防、监测、演练和管控工作,继续开展“每月医讲”卫生知识讲座。推进近视防控工作,通过爱眼护眼科普教育、眼保健操评比、爱眼小明星推选等活动,提高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不低于8课时的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活动;定期进行心理普测和分析,建立一人一档,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妥善化解心理问题,争创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
11.加强劳动和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劳动教育,打造“爱车先锋”“七彩心”两个职教义工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举行“一二三”职业体验活动,开展“我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树立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
12.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落实《青岛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规划组织好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加强体育课教学常规管理,维护良好的体育课秩序,培养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关注运动安全,适当提高运动强度,努力提升体质监测成绩。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举办秋季体质监测运动会,组织校篮球联赛,开设跳绳特色体育活动课,组队参加青岛市中学生体育“十项联赛”、“市长杯”帆船赛等赛事活动。
13.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落实《青岛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深化美育特色社团创建工作,落实“每生一社团”,倡导“班班有社团、人人有特长”。落实“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结合“十个一”项目“十大节日”,开展校园达人秀、“十佳歌手”比赛、大合唱、经典诗文诵读、绘画、摄影、文艺汇演等艺术节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树立自信的平台,在活动中推动班集体建设。
14.全力守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加强“三防”体系和“三支队伍”建设,加强与公安等部门联防联控,守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坚持间周一次的校领导带头、各部门联动校园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排查整治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安全周”等活动,深入开展消防、交通、食品、防溺水、防欺凌、防意外伤害等安全教育,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全方位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加强法治教育,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拓展学生生存教育,全面推进生存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场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强化舆情监测、研判、报告,从法理和情理两方面提升舆情反馈处置能力和正面引导能力,全方位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三、深化“三教改革”,推动教学工作提质升级
15.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统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研究,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培育学科(团队)领航人,领头雁。加强教育教学成果培育,为教师教科研工作搭建平台,持续开展教科研能力培训,组织首届校级科研课题评审,邀请专家对优秀课题进行跟踪指导、打磨,并优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课题申报,提高申报成功率。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继续推进在研课题研究进程和结题工作。
16.多措并举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加强“三教”改革、教学能力大赛、课程思政实施的研究以及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开展组内同课异构、基于课程标准的课例展示、说课等活动。加大教师梯队建设和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遴选推荐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参加青岛市优质课比赛、教学能力比赛和“三课”展示活动。邀请市教科院专家到校进行课堂教学专题调研指导,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落实凡听必评要求,开学前两周为听评课专题教研周,集中开展全员听评课活动。
17.抓实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研组职能,将教研组建设、管理、评价制度及各项教研制度落到实处,加强领导干部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管理。坚持“二研”“三定”“四备”“五统一”教研活动要求,规范活动记录,提升活动实效,定期开展学科组大教研,做到“无集备不上课”。有序组织教师参加素养提升培训,统筹解决教师参加国培和保障正常教学秩序之间的矛盾。积极参与青岛市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联盟和职教高考研究联盟活动。
18.夯实教学常规提升课堂效率。修订完善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成立教学常规督察小组,加强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试等教学环节的检查管理。坚持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发挥好考试的重要作用,更新命题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命题能力和命题质量,引进信息化阅卷管理系统,降低阅卷工作强度,提高成绩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助力实现轻负高效课堂。
19.系统做好职普融通教学管理工作。成立2024年职教高考工作领导小组,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开展班情、学情诊断分析,科学制定实施2024年职教高考复习计划。加强职教高考对外交流研讨,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掌握最新考试命题动向,提高复习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职普融通班月考制度,组织好成绩分析会、班级教导会等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重点学生做到一生一案、重点辅导。加强晚自习及课后辅导管理,做好学生应考心理辅导与调试工作,关注书写、卷面、突发事件应对等应试细节,提高学生应考能力。注重团队合作、协同作战,开展跨学科、跨年级教研集备活动,研讨、分析考纲、考试说明和历年真题,抓住薄弱环节,统筹安排高中三年教学规划,提高教学实效。制定出台职教高考激励政策,让付出辛勤努力的教师劳有所得。
20.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持续推进省特色化专业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各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加强与对口高校的有效对接,完善各学历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新能源汽车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推动“岗课赛证”融通,以专业岗位技能标准为定位,有机融入大赛标准和体系、“1+X”证书制度培训考评体系,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提高专业教学实效性。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进,精选师生选手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并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在三二连读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展“SGAVE”和能力中心两个中德职教合作项目试点工作,将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打造以实践和行动为导向的五年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新模式,高标准完成项目试点建设工作。
四、创新发展模式,赋能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
21.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学习新修订的《青岛交通职业学校章程》,开展新一轮学校规章制度、管理权限清单等材料的修订工作,深入推进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遵循学校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试行)、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试行),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教职工法治意识。
22.以发展规划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学校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分析、梳理学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找准学校的“最近发展区”和“最优发展区”,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3.推动学校发展转型升级。关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和《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优势特长,把握住提质升级契机,积极申报、争创相关重点任务项目,提高学校关键办学能力。
24.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校企共建产教联合体,继续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匹配“六个城市”和24条产业链建设需求,着力实现“五个对接”,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纳入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生优质实习就业。完善社会培训队伍建设和考核机制,拓展社会培训专业技术领域,实现社会培训工作新突破。做好老年教育社会服务工作,提升学校服务社区、辐射周边效能。
25.优化专业布局,增强专业适应性和吸引力。加强与本地高校对接,调整专业设置,补齐招生短板,逐步扩大与本地高校合作招生专业和规模。加强与普通高中联系,做好职普融通和职业启蒙,创新办学模式,积极争取合作开展新型职普融通试点;加强与涉海类高职院校合作交流,丰富专业设置和学历层次,做大做强航海类专业。
26.平稳有序推进新校区建设各项工作。加强与驻地政府、设计、代建、建设、监理、造价等单位的沟通协调紧密配合,树立“精品意识”,高质量推进青岛现代职教中心学校一期工程建设工作。继续发动多方力量深入挖掘校园历史文化,多角度为校史馆设计建设积累素材。着手考虑新校区校园文化设计构思,突出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教育使命,突出工科特色和人文特点,提升文化育人功能。
27.强化学校发展综合保障。加强饮食安全管理,定期进行饮用水检测、更换滤芯,确保饮水安全。加大食堂管理力度,把好食品进货关,完善索证、台账制度,杜绝不良食品流入食堂,做到饮食安全警钟长鸣。充分发挥膳食委员会的作用,不断改善师生饭菜质量。扎实做好固定资产质量提升年验收工作,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登记,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物品的采购和报损处理。加强财产管理人员培训,落实《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加强财务核算监管和审计监督,强化预算管理。开学后一月内完成学校财产自查,做到实物与帐相符。
附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校历
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学生报到。
8月28日(星期一),学生上课。
9月4—8日(2周星期一—星期五),高一学生军训。
11月8—10日(11周星期三—星期五),期中考试。
2024年1月17—19日(21周星期三—星期五),期末考试。
1月29日(星期一),寒假开始。
本学期共计22周。